孩子们喜欢玩沙,任何人都无法阻挡,为什么?
心理学的解释是,因为玩沙的游戏让他们感到快乐。这个不仅仅是对孩子起作用,研究证明,沙土游戏对成年人也有明显的减压效果,砂盘游戏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。其实,沙和水是天然的游戏道具,是孩子不可替代的玩具,沙土游戏与一些昂贵的玩具相比,孩子在玩沙中得到的益处更多。
1、玩沙可以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
沙柔弱、光滑没有固定的形态,孩子们可以在沙堆里任意地掏洞、挖沟、垒城墙、做碉堡,可以好几个小朋友一起做蛋糕过家家,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大灰狼出洞抓小羊的游戏,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沙子做不到。没有固定的玩法、没有既定的游戏结果,这就给了孩子们最大的想象空间,他们会自己发明各种有趣的玩法,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也渐渐成长起来。
这其实也是李跃儿老师芭学园的教学理念。在芭学园孩子们从来就没有成型的玩具,都是类似于面粉、沙子、橡皮泥、纸盒这样的原始材料,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玩具就自己动手做什么样的玩具,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像力的同时锻炼孩子的建构能力。
2、玩沙可以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。
相信大家都记得沙子从小手中漏过的感觉,如果不去玩沙,这种感觉是很难用文字和语言描述的。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,会接触到不同质地的沙子,有时候是粗沙,有时候是细沙,有时候是湿沙,有时候是干沙,这些都可以给孩子带来特别的感官刺激,在游戏的过程中,孩子的感知能力也越来越敏锐。
我特别喜欢跟孩子一起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再慢慢松开,感受沙子慢慢流逝的感觉。有一次我让他把右手的沙换到左手的手臂上,小家伙兴奋的告诉我原来沙是凉凉的,很舒服。
3、玩沙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
挖沙的时候,用手刨,用铲子铲,用小水桶装,运输,倒出来,再挖,再装……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不仅锻炼手部肌肉,更锻炼孩子的肌体协调、手眼协调。孩子往桶里一碗一碗地倒沙子,这个可以发展孩子的手腕精细动作,不仅促进身体的发展,也促进大脑的发展。
4、玩沙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
玩沙经常是一群小朋友一起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每次作为旁观者我都发现,哪怕是完全陌生的小朋友在一起也可以玩得很开心,他们会自发的分配每个人的角色,你负责装沙、他负责运沙、我负责倒沙做造型等等,有分工有合作,偶尔也有不愉快,但一般不需要大人出手就自己解决了。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游戏规则,不遵守的人就会被孤立、出局。别小看一个玩沙游戏,这就是一个小社会呢!
5、玩沙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游戏。
家长从给孩子准备玩沙工具开始就是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了,家长陪着孩子一起修城堡、引河流,跟孩子一起做一件伟大的作品也是很有意义的。
尽管玩沙好处多,但因为沙子脏不卫生,容易弄脏衣服,而且不安全,会弄到眼睛里等等这些缺点,很多家长是禁止孩子玩的,包括我家老人一开始也都是不许孩子玩的,我可是下了大力气做思想工作做科普的。其实,想要健康快乐的玩沙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OK:
1、家长陪同,保证安全
玩沙之前家长需要保证环境的安全和沙子的干净程度,不要玩建筑工地上堆放的沙堆,因为有可能有生命危险。确保孩子玩耍的沙堆中没有水泥、明显的钉子、玻璃碎渣等,最好去专门给小朋友玩耍的沙池、沙坑,或者海边的沙滩,实在不放心可以去儿童乐园的植物沙坑玩。玩沙的时候要避免有熊孩子把沙撒在自己或他人的脸上、身上。远离极个别极端淘气或者霸道的小朋友,顺便告诉孩子你有选择不跟他做朋友的权利。
2、穿便于清洁的衣裤
尽量穿外表比较光滑的衣裤,比较好清理。类似毛衣、大衣就不太好,细沙很难抖出来。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,宝宝玩沙子可以脱去鞋袜,尽情地在沙堆里玩,不过女宝宝还是尽量穿长一些的裤子。
3、文明玩沙,方便你我他
为了能够愉快的玩耍,必需明确告诉孩子危险动作不要做,别人做这些危险动作要远离或者求助。如玩沙子时不要往脸上扬;不要往其他小朋友身上扬;不要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,如有需要要询问对方的意见;不要用玩沙的手揉眼睛;玩沙时不可以吃零食;玩过之后要及时洗手洗脸等。
PS:以上为针对18个月以上的小朋友,太小的宝宝不适合沙土游戏,吃到嘴巴里就麻烦了。
评论列表
我要评论